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实施“五大工程”助推文化育人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一核三维五元”文化育人体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载体层面推动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教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实施“五大”文化育人工程,以文化人育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
一、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与焦裕禄纪念馆共建“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赴焦裕禄纪念馆、党章学堂、朱彦夫事迹展览馆等开展实践教学,打造“行走的思政金课”,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立项市级思政“金课”3门。结合开学季、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开学第一课”“赓续五四精神”“弘扬宪法精神”等国旗下宣讲活动。举办“时尚·月讲堂”,充分发挥学校“轻言”宣讲团作用,广泛开展理论宣传、热点解读等,实施“轻青领航”“轻青强基”行动,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教育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实“党校+高校”互动发展,依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与市委党校、焦裕禄干部培训学院等单位搭建高水平理论研究平台,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立项省级思政课题十余项,市级课题二十余项。
二、实施职教文化育人工程,厚植时尚工匠基因
学校融入现代职教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将企业质量文化、管理文化、创新精神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国际时尚学院、嘉环ICT产业学院、世博动漫学院等混合所有制学院,将产业要素嵌入专业建设全过程,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培训内容嵌入课程体系、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深入实施“七个一”产教融合计划,一个专业一个订单班、一个生产性实训项目,提高订单培养、学徒培养、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覆盖率。依托山东轻工工匠学院,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大讲堂”等系列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突出系院专业建设、企业文化特色,在专业教学区域,如各专业系门厅、实训大楼走廊、实训室等,着重进行企业文化的融入,悬挂或张贴本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领域的杰出人物或者本系院走出去的精英人物或能工巧匠,使标语引导、图片说话、墙壁提示、挂像感召,开展“技能成才、强国有我”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
三、实施丝绸文化育人工程,织就职业素养华章
学校突出时尚创意特色,擦亮丝绸文化底色,将“一蚕一茧”无私奉献、“一梭一丝”时尚工匠、“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六个一”丝绸文化内涵融入“三全育人”体系。发挥丝绸文化研究中心智库作用,深入推进“淄博丝绸百年记忆工程”,开展地域丝绸发展史抢救式保护工作。目前已采访五十余位健在的现代淄博丝绸行业的开拓者与前辈,完成《淄博丝绸百年记忆(二十八组故事画册卷)(通讯卷)(史料集成卷)》等书稿资料收集、文字整理等工作。学校1960丝绸博物馆举办丝绸主题展览,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举办淄博国际时尚周、时尚设计大赛等,将时尚元素融入丝绸文化,培育学校原创时尚品牌,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搭建“课程+讲座+实践”丝绸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开设5门丝绸文化公共必修课、12门公共选修课,形成完善的丝绸文化公共课程体系,举办“匠心匠艺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以传统文化丰厚的精神内核“熔铸”学生精神世界。成立霓裳羽衣汉服社、染缬社团、茧画手工社团等,进行文艺演出、丝织技艺展示、作品展示等活动。学校丝绸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入选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典型案例。
四、实施非遗文化育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学校深入推进山东轻工非遗学院建设,落实全省“师带徒”非遗技艺培养模式,首创“项目+专业”教学模式,聘请30余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担任导师,建立“师带徒”机制,累计培养非遗传承人30余人。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理念,开展黄河流域非遗系统性保护,建立丝绸纺织品纹样库、非遗技艺数据库,孵化“青悠坊”“丝之韵”等20余个非遗文创品牌,开发草木染服饰、黑陶雕刻、琉璃灯工等系列产品,助力学生创新创业,“青悠坊”国风丝绸文创获山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新星奖。聚焦古法丝绸草木染、黑陶制作体验、齐缬扎染体验等项目,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研学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助力非遗传承创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成立“守艺淄博”实践队,以挖掘整理、技术带动、宣传推广三大核心内容,形成“点线面”三级联动立体化服务模式,赴村镇开设“齐缬技艺”培训班,采用“非遗+课堂”的方式,传播非遗技艺,赋能乡村共富之路。
五、实施齐文化育人工程,熔铸匠心精神品格
学校与齐文化研究院签约共建齐文化研究中心,搭建高水平齐文化研究平台,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齐文化学术研究,积极组织齐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打造齐文化研究特色品牌。按照“课程+齐文化”的基本思路,深入挖掘齐文化资源,开设《齐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走进淄博特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赏析》等特色课程,建设一批融入齐文化元素的示范课程和校本教材。举行淄博市“齐文化进高校”暨“齐文化宣传月”活动。邀请齐文化专家开展《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物考古学视角下的齐文化》等专题讲座,彰显齐文化魅力,举办丰富多彩的齐文化活动,深入齐文化博物馆开展研学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齐文化、热爱齐文化,在参与中深刻领悟齐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