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山东开放大学成立2周年 开启服务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新征程

TIME:2022-12-23
分享:

继往开来奋进新征程,踔厉奋发谱写新篇章。2020年12月23日,山东开放大学揭牌成立,开启了服务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教育的新征程。两年来,山东开放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新时代,紧紧围绕终身教育这个重大课题,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学习型社会和现代化强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立足伟大新时代,守正创新开新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形成支撑我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强大合力,2021年3月,学校编制印发了《山东开放大学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2022年2月,由省教育厅会同相关厅局研究制定的《山东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两年来,学校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以推进综合改革为抓手,按照“省级统筹、分级管理、分级办学”运行机制,积极构建高效共享的事业发展共同体。围绕服务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宽办学范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人才队伍支撑,着力打造我省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灵活教育和对外合作平台,努力构建“全省一盘棋”的开放大学一体化办学格局,在新时代一流开放大学建设的道路上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高质量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

  两年来,学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筑牢办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树立品牌为生长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坚持创新发展思路,协调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力量,共享各类平台教学资源,争创绿色学校,追求全面发展成效,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落实落地,努力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开放教育创优提质见行见效

  学校开放教育全面落实创优提质工程,扎实推进建章立制,从严治教,从严治管,落实质量监控责任,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多措并举落实教学过程,优化直播教学平台,将直播课堂行为记入课程成绩;建设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平台,提升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学习支持服务。加强资源建设,连续三年举办“一名教师一门示范课”争创活动;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工作,完成了标准化考场和监控中心建设,全面启用身份核验设备;狠抓质量管理,创新督导形式,发布教学督导工作简报;以服务为导向,保质保量完成学籍管理工作。我校质量管理创优提质经验做法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创优提质”典型工作案例三等奖。在2021(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上,我校荣获“终身教育特别贡献机构”“2020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优秀组织机构”称号。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学历提升项目,退役军人学历提升招生专业增加到9个。与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等33家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农村基层干部中专学历教育。两年来,开放教育共招生145420人,目前在籍学生数达到211833人,实现了学生数量和教学质量的双向突破两翼齐飞。

  (二)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品牌效应凸显

  学校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 高质实效 精铸品牌”的基层干部培养之路。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带动教学管理工作。因地制宜,成立班级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增强文化凝聚力,构建高标准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工作要求,精准识别教学对象与目标,优化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实用性。三是注重高质实效,多举措确保教育培养质量。强化入学考试,严肃考风考纪,畅通入学渠道;制订课程教学规范,落实教学过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面授集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学习;强化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建成36支课程教学团队,全省任课教师近800人,打造了包含党建、产业发展等类型的311个实践教学基地,成立山东开放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探索跨省学习交流。2021年6月,学校基层干部学院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学院更名为基层党建学院,标志着学校助力乡村振兴踏上了新的康庄大道。

  (三)成人教育办学质量优化提高

  学校成人教育立足齐鲁大地办老百姓身边的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新增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人物形象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3个专业,确定了42个招生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2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其中2个专业为特色专业,建立了33支专业教学团队。开展面授教学,开设线上直播课程155门。加强校外教学点建设,建立准入退出、动态开放、优化运行、共建共赢的运行机制。坚持数字化赋能,与山东大学、百企慧集团合作,推动会计专业向智能会计转轨。强化考试规范,建立奖助学金体系,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不断完善育人环节。坚持党建引领教学点建设,鼓励教学点成立党组织,与山东大嫂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党支部共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实现新跨越

  充分发挥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作用,在全省16个地市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15个县(市、区)设立社区教育机构。成立由152家单位组成的“山东省社区教育联盟”和27家单位组成的“山东省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组建社区教育专家库,建立志愿者队伍。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山东)老年开放大学,举办老年教育直属班。成立山东省社区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定“老年教育进社区”等多个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发挥社区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养教结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突破口,帮助老年人跨越生活中的“数字鸿沟”,通过举办全省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师资培训班,辐射培训52万老年人。形成了“山东终身学习在线”、移动学习APP、“山东终身教育”微信公众号及“山东老年学习在线”学习平台“四位一体”的山东省终身教育学习网,截至目前访问量突破2000万人次,注册学习人数达到94万。学校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入选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通报表扬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走进社区教育工作案例展播”首批参与名单和“抗击疫情期间向社区开放共享资源的相关单位”名单。2022年,山东老年开放大学获批成立,开启了老年教育新征程。

  (五)培训业务创新发展

  学校聚焦社会需求,大力发展社会培训业务。主动对接山东省审计厅,依托学校办学体系优势、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质教育资源优势等特色优势,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积极构建“线上统一推进,线下多地分布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服务”的服务框架,创新实施“两线弹性培训”模式,完成了山东省审计机关2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典型做法在《山东通讯》刊登,被《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扎实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获批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稳步拓展认证考试项目,获批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项目山东省管理中心。推广普通话培训服务,普通话培训APP成功上线,承办了山东省听障视障人员普通话测试培训。利用学校“互联网+”平台,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局人员开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两年来,学校培训业务稳步发展,合作行业、培训类型和发展空间得到不断拓展深化。

  (六)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

  组建山东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定《山东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组织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联合科研攻关项目,审批课题立项28项;制定《山东开放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办法》,规范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加速推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机构和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加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和结题的管理,全力激发学校科技创新活力。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推行分类评审机制,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两年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4项,获得厅级项目67项,组织省级以上课题结项8项,厅级课题结项31项;校级课题立项140项,立项结项数量实现新增长。制定《山东开放大学科研项目等级评价办法》,规范科研项目评价活动。两年来,共获得厅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6项,评选开大体系优秀科研成果奖32项,成果数量明显增加。

  (七)学分银行建设扎实推进

  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功能更加完善,与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培训、有关行业协会的合作更加深入,设计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社会工作专科专业课程体系,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合作,引入证书课程,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社会工作专业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推动1+X证书制度落地。建设学分银行通识课程模块,上线运行120门课程资源,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非正规与非正式教育学习成果微认证试点不断推进。服务政策研究,在省教育厅指导下,完成教育部关于学分银行建设及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情况全省调研,参与调研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全面加强学分银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及理论应用研究,积极拓展与国家开放大学和省市开放大学的交流合作,注重新生科研力量的培养,成功申报和完成多项学分银行相关课题。

  (八)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制定《山东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成集学习、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山东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三个一”立体服务网,即一个信息门户、一个移动APP、一个服务大厅。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网络设施体系建设,开发公共视频服务平台,建成14间云教室,搭建学分银行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学分银行移动端APP上线运行。作为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山东中心,在丰富资源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服务稳定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九)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成立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各省开放大学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的作用,学校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倡议并邀请黄河流域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的省级开放大学成立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2022年7月17日,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舜耕校区召开,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教育步入了崭新的时代、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也是开放大学务实高效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奋斗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十)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开展

  学校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西部支援帮扶和定点帮扶重大决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教育支援帮扶工作部署,成立教育支援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在总结前期圆满完成对西藏日喀则籍大学生幼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与青海开放大学、海北州广播电视大学制定教育协作与帮扶框架协议和工作方案,并圆满完成帮扶任务,为兄弟院校事业进步和教育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努力。与山东港口职业教育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合作,共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和山东开放大学海洋学院建设。调度各地市电大,推动校友分会成立。两年来,学校以更加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姿态,不断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一)内涵建设全面加强

  学校注重强化内涵建设,把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资源建设、教学改革、质量监控等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质量标准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形象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等各方面下功夫、抓提升,两年来,在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典型经验做法等300余次。全体开大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干部师生员工上下一心,团结奋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不误。2022年,学校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绿色学校”名单。

  (十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及分配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相关文件相继出台,广大干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坚持依法治校,以《山东开放大学章程》为准则,建立健全管理决策和民主治校规章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成立山东开放大学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审议、监督等功能。成立校务委员会,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对学校重大事项开展咨询评议。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瞄准一流建设目标,勇毅前行再创辉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开放大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目标指引,聚焦问题破解,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发挥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发展各领域。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办学体系,拓展办学范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型、便捷化学习环境,全面提升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牢记使命勇担当,奋楫扬帆再起航。站在山东开放大学揭牌成立两周年的新起点上,擘画未来,憧憬明天,使命光荣,信心满怀。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敢为人先的山东开放大学人定能不负伟大新时代,胸怀教育强国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力以赴为建设“服务全民、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开放大学而不懈奋斗。